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珽
〈名〉
大圭。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,其形制因时而异 [jade tablet]
珽,大圭,长三尺。抒上,终葵首。——《说文》
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。即考工玉人之大圭?!独窦恰び裨濉?/p>
康熙字典
珽【午集上】【玉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唐韻》他鼎切?!俄崟匪斍小墩崱吠蕉η?,音挺。《廣韻》玉名。《博雅》珽,笏也?!蹲髠鳌せ付辍沸柮犴戡E。《註》珽,玉笏也?!抖Y·玉藻》天子搢珽,方正於天下也?!对]》笏也?,E之言挺然無所屈也。謂之大圭,長三尺,杼上終葵首。終葵首者,於杼上又廣其首,方如椎頭,是謂無所屈,後則恆直。相玉書曰:珽玉六寸,明自照。
又人名。唐有姚珽。
又《集韻》湯丁切,音聽。大圭,長尺二寸?!都崱坊蜃鳙灐C显唬核鬃鳌赐跞巍?,誤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珽【卷一】【玉部】
大圭。長三尺,抒上,終葵首。从玉廷聲。他鼎切
说文解字注
(珽)大圭。長三尺。抒上。終葵首。見玉人。注曰。王所搢大圭也?;蛑^之珽。終葵、椎也。爲椎於其杼上。明無所屈也。杼、殺也。按玉藻謂之珽。注云。此亦笏也。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。典瑞曰王晉大圭以朝日、魯語曰天子大采朝日、管子曰天子執玉笏以朝日皆謂此。司馬相如賦有晁采。晁古朝字。朝采卽朝日之大采也。長三尺。博三寸。葢自其中已上殺之。其殺六分而去一。至其首則仍博三寸而方之。鄭云。方如椎頭是也?,E王逸引相玉書作珵。抒今周禮作杼。玉藻注同。杼是也。从王。廷聲。他鼎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