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跛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足,皮声。本义:瘸,腿或脚有毛病)同本义 [walk lamely]
跛,行不正也?!端滴摹?/p>
立毋跛。——《礼记·典礼上》
眇能视,跛能履?!兑住ぢ呢浴?/p>
此独以跛之故?!痘茨献印と思溲怠?/p>
(2) 又如:跛足(脚残废有病。同跛脚、瘸腿);跛蹇(一脚残废);跛蹩(跛行);跛蹶(失足跌倒)
词性变化
◎ 跛
〈名〉
(1) 瘸腿的人 [lame person]
盲跛不能讲,死亡在迟速?!芬⒊肌短锛矣铩?/p>
(2) 又如:眇跛(瞎子与瘸子)
康熙字典
跛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5画
〔古文〕?《唐韻》布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補火切,音播?!墩f文》行不正也。一曰足排之?!镀!纷闫珡U?!兑住ぢ呢浴孵四苈?。《禮·問喪》跛者不踊?!斗Y梁傳·成元年》衞孫良夫跛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彼義切《正韻》兵媚切,音賁。偏任也?!抖Y·曲禮》立毋跛。《註》跛,偏也。
又《禮器》有司跛倚以臨祭?!对]》偏任爲跛,依物爲倚。
又《集韻》滂禾切,音頗。人名?!额惼烦兴e跛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跛【卷二】【足部】
行不正也。从足皮聲。一曰足排之。讀若彼。布火切
说文解字注
(?)蹇也。足部曰。蹇者、?也。二篆爲轉注。?俗作跛?;蛞哉慈胱悴?。致正俗複出。非也。今之經傳有跛無?。王制、公羊、穀梁傳皆作跛。从尢。皮聲。布火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