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棰
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木,垂声。本义:短木棍)
(2) 同本义 [short club;rod]
一尺之棰?!蹲印ぬ煜隆?/p>
身体痛,则谓鬼持棰杖殴击?!醭洹堵酆狻ざ┕怼?/p>
(3) 又如:棰革(杖鞭);棰楚(杖刑)
(4) 鞭子,马鞭 [whip]
季氏负箠谢过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三十一年》
其次关木索,被箠楚?!逗菏椤に韭砬ù?/p>
手苦于箠辔?!逗菏椤ね跫?/p>
(5) 又如:棰策(鞭子);棰楚(鞭杖之类刑具)
词性变化
◎ 棰
〈动〉
(1) 同“捶”。敲打 [flog with a club]
棰楚之下,何求而不得?——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
(2) 又如:棰杖(用杖责打);棰顿(捶敲)
(3) 鞭笞 [whip]。如:棰殴(鞭打);棰拊(鞭策);棰笞(鞭责)
康熙字典
棰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主蕊切,追上聲?!墩f文》以杖擊也?!吨芏Y·天官·脯腊註》薄腊曰脯,棰之而施薑桂曰鍛?!肚皾h·路溫舒傳》棰楚之下,何求不得。
又《集韻》都果切,音朶。木叢生貌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捶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以杖擊也。从手垂聲。之壘切
说文解字注
(捶)?杖擊也。內則注曰。捶、擣之也。引申之、杖得名捶。猶小擊之曰扑、因而擊之之物得曰扑也。擊馬者曰箠。从手。垂聲。之壘切。壘當作垒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