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挛
攣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手,羉(
)声。本义:维系,牵系)(2) 同本义 [tie]
挛,係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有孚挛如?!兑住ば⌒蟆?。马注:“连也?!?/p>
(3) 又如:挛缀(联结);挛结(纠结);挛牵(牵制;束缚);挛索(系绳);挛格(捆缚;束缚)
(4) 抽搐,痉挛;手足蜷曲不能伸直 [contraction]
痿躄为挛?!端匚省な栉骞邸?/p>
筋散则不挛,故辛可以养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洪范传》
(5) 又如:挛曲(蜷曲);挛卧(蜷曲而卧);挛屈(蜷曲)
康熙字典
攣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画:23画,部外筆画:19画
《唐韻》呂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閭員切,戀平聲。《說文》係也。凡拘牽連繫者皆曰攣。《易·中孚》有孚攣如?!妒琛废酄坷M不絕之名也?!肚皾h·鄒陽傳》越攣拘之語,馳域外之議?!俄n愈·元和聖德詩》解脫攣索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龍眷切,音戀。手足曲病也。《史記·蔡澤傳》蹙齃膝攣。
又與戀通。眷也。念也。《前漢·外戚李夫人傳》攣攣顧念我?!对]》攣,讀曰戀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攣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係也。从手?聲。呂員切
说文解字注
(攣)係也。係者、絜束也。易小畜。有孚攣如。馬曰。連也。虞曰。引也。攣者、係而引之。其義近擢。从手。?聲。吕貟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