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繦
〈名〉
(1) 成串的铜钱。引申为穿钱的绳子 [a string of copper coins;string]
繦,觕纇也?!端滴摹?/p>
输租繦属不绝?!逗菏椤ざ泶?/p>
臧繦千万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繦至而辐辏?!妒芳恰せ踔沉写?/p>
(2) 又如:繦至(络绎不绝而来)
(3) “襁”的异体字。襁褓 [swadding clothes]
鲍幼弱,在荷繦之中。——《墨子·明鬼下》
不谷免衣繦褓?!堵朗洗呵铩ぶ壁伞?/p>
康熙字典
繈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《唐韻》居兩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舉兩切《正韻》居仰切,音繈。《說文》捔類也。
又《玉篇》錢貫也?!肚皾h·食貨志》臧繈千萬?!稄V韻》俗作鏹。
又《集韻》與襁同?!妒酚洝ばo將軍傳》靑子在繈褓中。《註》繈長尺二寸,闊八寸,以約小兒于背也。
又《廣韻》繈絲有纇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注
(繦)纇也。
見角部。各本作觕。非也。今正。
訓角長。引申爲凡粗長之稱。絲節粗長謂之繦。孟康曰。繦、錢貫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又引申爲繦緥。呂覽明理篇。道多繦緥。高注。緥、小兒被也。繦、褸格上繩也。又直諫篇繦緥注。繦、褸格繩。緥、小兒
也。褸卽縷。格卽絡??椏|爲絡、以負之於背。其繩謂之繦。高說冣分明。博物志云。織縷爲之。廣八寸。長二尺。乃謂其絡。未及其繩也。凡繩韌者謂之繦。从糸。強聲。居?切。十部。
- 繦的词语
- 繦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