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疑不决 |
犹豫疑惑,不能决定。 |
初生之犊不畏虎 |
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|
捻神捻鬼 |
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。 |
一视同仁 |
视:看待;仁:仁爱。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亲疏。 |
野心勃勃 |
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暮史朝经 |
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
志在千里 |
形容志向远大。 |
鬼瞰其室 |
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 |
节哀顺变 |
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命与仇谋 |
仇:仇敌。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运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一鼻子灰 |
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狭路相逢 |
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文山会海 |
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依样画葫芦 |
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足不出门 |
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哀兵必胜 |
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发人深思 |
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 |
致知格物 |
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乱作一团 |
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除恶务本 |
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 |
迷迷糊糊 |
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对牛弹琴 |
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 |
落荒而逃 |
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 |
置之度外 |
放在考虑之外(置:放;度:打算;计较)。形容不放在心上。 |
云游天下 |
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。 |
口是心非 |
心口不一致;口上说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