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水伊人 |
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|
普天同庆 |
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疑邻盗斧 |
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
弦外之响 |
比喻言外之意。 |
形神不全 |
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凿壁借光 |
凿:挖。在墙上凿一小孔,借邻居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家贫刻苦读书。 |
故步不离 |
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顿挫抑扬 |
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抛砖引玉 |
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十羊九牧 |
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东扶西倒 |
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扬威耀武 |
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性急口快 |
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语短情长 |
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进锐退速 |
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今是昨非 |
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
分路扬镳 |
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本末倒置 |
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半夜三更 |
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珠玉之论 |
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天网恢恢 |
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屡试不爽 |
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前仆后继 |
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
爱毛反裘 |
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脱口而出 |
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
避俗趋新 |
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荡然无余 |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一棍子打死 |
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