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本溯源 |
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溯:寻找。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。 |
胸无大志 |
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 |
同病相怜 |
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怜:怜惜。 |
胸有成竹 |
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饿虎吞羊 |
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|
不费吹灰之力 |
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目不忍见 |
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算尽锱铢 |
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气象万千 |
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己溺己饥 |
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
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倒裳索领 |
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刻不容缓 |
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
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有求必应 |
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散带衡门 |
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尽诚竭节 |
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迷离惝恍 |
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一刹那 |
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狂风暴雨 |
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不问青红皂白 |
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临危授命 |
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千里命驾 |
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倒载干戈 |
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过五关斩六将 |
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 |
满天飞 |
形容到处都是。亦作“满空飞”。 |
一偏之论 |
偏于一面的议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