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出茅庐 |
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 |
金屋藏娇 |
金屋:富丽华贵的房屋;娇:阿娇;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。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。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;也特指纳妾。 |
酒囊饭袋 |
囊:口袋。装酒装饭的口袋。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。 |
裾马襟牛 |
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逸游自恣 |
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 |
挥霍无度 |
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以权谋私 |
以:凭借;权:权力;权势;谋:谋求;谋取;私:私利。凭着权利谋取私利。 |
将功补过 |
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草菅人命 |
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胸有成竹 |
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苦思冥想 |
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扬幡擂鼓 |
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 |
当机立断 |
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 |
人心归向 |
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没里没外 |
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反老还童 |
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半吊子 |
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触目皆是 |
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化鸱为凤 |
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百无一是 |
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识字知书 |
谓有文化知识。 |
海底捞月 |
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己溺己饥 |
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正人君子 |
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互通有无 |
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兴高采烈 |
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倒裳索领 |
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无稽之谈 |
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