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学多闻 |
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 |
物美价廉 |
廉:便宜。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 |
明若观火 |
象看火那样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经邦论道 |
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 |
亭亭玉立 |
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 |
翻箱倒柜 |
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;形容彻底搜寻查看。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。 |
狐死首丘 |
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自己人 |
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内人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
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喟然长叹 |
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。 |
动荡不定 |
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鸿鹄将至 |
鸿鹄:天鹅。指学习不专心。现表示将有所得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
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春山如笑 |
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半路出家 |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折臂三公 |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偶一为之 |
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目不斜视 |
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孝子贤孙 |
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珠玉之论 |
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文治武功 |
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风虎云龙 |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各行其是 |
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顾景惭形 |
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故态复萌 |
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脱口而出 |
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
空手套白狼 |
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望尘靡及 |
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