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 |
懂就是懂,不懂就是不懂。 |
高蹈远举 |
意为隐居避世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
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反求诸己 |
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 |
歇斯底里 |
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
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顾后瞻前 |
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二八佳人 |
二八:指十六岁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 |
大包大揽 |
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不僧不俗 |
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 |
惜指失掌 |
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绳锯木断 |
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极重不反 |
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空口无凭 |
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学而不厌 |
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主明臣直 |
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将寡兵微 |
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事与愿违 |
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风虎云龙 |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美人迟暮 |
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地大物博 |
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空话连篇 |
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湖光山色 |
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人面狗心 |
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雷大雨小 |
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
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前赴后继 |
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字斟句酌 |
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