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气吞牛 |
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 |
不正之风 |
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
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一夕一朝 |
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多才多艺 |
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|
反求诸己 |
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
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主忧臣劳 |
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三长两短 |
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铁面无私 |
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神采奕奕 |
形容精神饱满;容光焕发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焕发的样子。 |
诈奸不及 |
犹言十分奸诈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
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敢不承命 |
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饥不择食 |
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心小志大 |
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祝哽祝噎 |
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
麻木不仁 |
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群山四应 |
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大势所趋 |
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
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材优干济 |
指才能优异,有干练的办事能力。 |
倒载干戈 |
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顾影自怜 |
看着影子;自己怜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独失意;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。 |
一棍子打死 |
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迷迷糊糊 |
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饱学之士 |
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 |
比翼鸟 |
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。比喻恩爱夫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