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经地义 |
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 |
林下风致 |
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狐死首丘 |
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志满意得 |
志向实现,心满意足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
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和风细雨 |
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动荡不定 |
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|
谦受益,满招损 |
谦:谦逊,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,骄傲;招:招惹;损:损害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 |
饮水思源 |
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必由之路 |
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 |
到此为止 |
以这里为界限。 |
姹紫嫣红 |
姹:美丽;嫣:妖艳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红姹紫”。 |
扬威耀武 |
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败俗伤风 |
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黑不溜秋 |
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三三两两 |
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令人作呕 |
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羽旄之美 |
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胜友如云 |
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将夺固与 |
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迭床架屋 |
床上搁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复、累赘。 |
立竿见影 |
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
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金口木舌 |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千家万户 |
众多人家。 |
超然绝俗 |
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匪夷所思 |
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临危授命 |
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